7月27日,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跨境电商论坛在吉林延吉举行,主题为“新规则・新生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协作”。本次论坛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特别支持,《中国网信》杂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圆通国际协办。与会嘉宾围绕 “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新形势与政策支持方向”“全球经济变局下的跨境电商破局之道”“构建跨境电商物流新生态”“金融支持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建设” 等话题分享。本次论坛深化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共识,搭建了政企学研合作新桥梁。以此为契机,推动跨境电商在新规则中寻新机、新生态中谋共赢,为全球贸易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论坛圆桌会议围绕“跨境电商数据合规与法律挑战:机遇与应对”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薛虹教授受邀发言指出,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平衡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护数据主权,都已经或正在进行数据治理方面的立法,例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日本《数据治理法》等。各大经济体基本上都认可公开透明、限制处理、数据质量、安全责任和主体权益等数据治理基本原则。各国普遍加强了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强调数据主体的权益和控制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各国立法的重点。欧盟通过GDPR等法规,对数据跨境流动提出了严格要求。各国也在探索如何促进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共享。例如,欧盟提出了数据空间构想,旨在促进跨领域的数据连接;日本则通过《数据治理法》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
薛教授认为,各国在数据治理上的共同需求,推动数据治理国际规则的构建和发展。在个人信息保护、公共数据利用等方面在逐渐形成有关的国际共识,在网络犯罪领域形成了相关的国际法律。我国数据治理立法走在世界前列,为个人信息提供高水平的法律保护,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数据交易利用和数据产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范例和标准。
薛教授指出,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市场平台、支付网关、物流服务商等)以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快速决策,对于确保在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但跨境电商企业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和成本,需要根据不同法律规则要求,调整数据治理的策略和标准。